首页 > 校友通讯 > 内容

我们用什么勾勒超出想象的未来

——在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发言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86届校友、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 吴燕生


吴燕生在发言中。记者 苑 洁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家长、同学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回到母校,分享师弟师妹们学业有成的喜悦。31年前的此刻,我与你们一样,对过往的校园生活充满眷恋,对未来的人生道路怀抱憧憬。

2016年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过往30年间,我从一名普通的火箭设计师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渐走上运载火箭研制领导者和企业管理者岗位,深度参与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这是30多年前的我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的。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中国航天无数个“圆满成功”的“超燃”瞬间——“长征”升空,“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东风”出鞘……每一次成功的背后,凝聚的都是航天人的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

去年11月3日,我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参与指挥了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首飞任务。作为我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突破的关键技术将近250项,新技术比例接近100%。放眼国际,近年来研制的4型大推力火箭,有2型首飞都失败了。这样一次高风险的火箭发射,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大家可能都知道,长征五号的首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发射前惊心动魄的3小时排故过程,特别是临射前数次发射流程的暂停,堪称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传奇。但是我们战胜了一个个意外挑战,实现了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我们研制团队中的很多人喜极而泣。而我在想的是,历来“胜王败寇”,倘若失败了,这支“拿十年青春换一朝成功”的队伍,还会不会是人民眼中的“大英雄”?还能否坚守对发展航天的承诺?

我相信,我们的团队不会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可大家还是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承受着压力,在科技创新的险峰上“一步一步往上爬”。这是因为我们不仅有几代航天人传承下来的航天精神和始终秉持的航天情怀,而且我们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份工作,否则我们无论如何是坚守不了这么久的。因此,我特别希望同学们,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事业或职业,都能遵从你们的内心,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并为之奋斗一生。

中国航天的“成功”有很多,但给我留下更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通往成功路上遇到的“挫折”。1997年,我担任长二F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发生了火箭整流罩严重超重问题,如果不能实现减重,将带来总体方案重大反复,严重影响载人航天工程进度。总体作为设计源头,没有退路可言,我和我的团队,从质量分配、载荷计算、材料选择、工艺优化等各个角度考虑,进行整流罩瘦身,最终成功减重。2006年,我作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院长,领导的我国某重大航天型号出现由于关键技术攻关不到位而连续失利的问题,为此我和我的团队连续几年日夜攻关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当时,作为院长的我,带着问题清单回到母校请求支援,母校给予了我和中国航天最大的支持,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清华的力量。每当遇到这样重大的问题或挫折时,我们的航天人没有一次是绕着走的,永远是直面痛点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攻克难题。因为我们知道找到方法就能成功,找到借口必然失败。

美国宇航局前局长米切尔·格里芬曾说过:中国航天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在于它所拥有的一大批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以我们的载人航天工程研制队伍为例,35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占到80%以上。前不久实施的天舟一号飞行任务中,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更是只有32岁。一大批年轻一代航天人在长征五号首飞等任务中也展现出成熟的技术能力和自信的职业风貌。正是这些年轻人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作为,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

同学们,清华历来推崇“人文日新”的精神。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你们有着优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创新平台和国家支撑,也有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和责任。希望同学们今后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能永葆创新的激情,具备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跳出自我限制,在各自专业领域发挥创新潜能。

作为清华人,年轻的你们从来不缺乏规划美好未来的想法。相信毕业前,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纠结过,未来的路,何去何从。我研究生毕业后,有落户美国的同学给我寄来明信片,召唤我出国发展。明信片上夏威夷的阳光、沙滩、海浪,不能不说是一种诱惑,然而我还是放弃了这样的机会。因为我很清楚,自己心之所向往的毕生事业,只能扎根脚下的这方热土才能有所成就。

我的工作经常要与火箭打交道。我发现,在厂房里近处看我们的火箭,会觉得它非常高大雄伟,然而等到火箭被运到发射场,在茫茫的戈壁上远远望去,它又是那么的渺小。火箭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我们个人了。于国而言,一个人就是其中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尽到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的工作。每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对我来说,那种发自内心的、能让人热泪盈眶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不是其他能提供更加优厚待遇的职业所能带来的,清华红色工程师的基因在此刻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和满足。

清华精神最重要的内涵是清华与生俱来并不断孕育的爱国奉献精神。时至今日,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一个人实现个人价值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但唯有将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需求相结合,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而且这种结合度越高,我们的成就感就越大。

即将融入社会,也许此刻你们不免也会有对未来难以把握的小忐忑。我听过当下一些年轻人表达过不同程度的焦虑:就业形势不好怎么办?大量重复性的工作使自己丧失了对事业的激情怎么办?看不到上升渠道怎么办?……我非常能够理解同学们的心情。优秀的年轻人无不渴望成功,然而成功之路无法复制,也没有捷径。每个时代都会赋予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不同的挑战和机遇。

在我工作之初,我们国家军工企业的任务并不饱满。那是个“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年代,清贫、清苦、清闲,是我起初的工作写照。当时,身边很多人都选择了离开,但单位老同志提醒我,“找到一个自己热爱的工作不容易,年轻人别虚度了青春”。于是,在当时型号任务很少的日子里,我在研究室除了一件接一件地做一些看似非常基础、简单、枯燥的所谓“打杂”工作,一度还设计、生产过烟草生产线,除此之外,就是埋头于运载火箭的技术资料与历史文献中,也正是在这段“空闲期”,我让大家认识了我的踏实和扎实,也让我广泛涉猎了火箭总体设计的方方面面,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后来,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们的研制任务多了起来,我被一次次地委以重任。回想起来,正是最初的“空闲”时光和“打杂”工作,为我日后应对每一个挑战积蓄了力量,也让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耐得住寂寞,只有把一件事情做好,才有可能被安排做第二件事情,个人的能力才会不断地得到提高,能做的事情才会越来越多,工作范围才会越来越大。

同学们,我们身处的时代,并不缺乏聪明人,但并不是聪明人都能到达成功的彼岸。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时候,我们要舍得花一些笨功夫来驾驭上天赐予我们的天赋,甘于从小事做起、耐得住寂寞,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从而创造出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外界机遇。

校党委书记陈旭向吴燕生校友颁发纪念证书。

师弟师妹们,以上就是我最想与你们分享的我30多年来成长过程中的感悟。我非常期待,期待10年、20年、30年后的你们,来讲述属于你们的精彩故事。你们的故事不一定开篇就是精彩的,甚至故事的主体都与世俗所定义的“成功”不尽相同。但是在那些故事里,你们健康快乐,积极上进,富有活力,勇于创新,你们为祖国和社会作出了贡献,你们比现在能够想象到的样子还要出色。到那时,我们都将以你们为荣,为你们喝彩!

谢谢大家!

吴燕生:1981-1986年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1989年2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研究员,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89年2月至2002年1月,任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设计员、工程组副组长、组长,研究室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第一设计部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2002年1月至2007年11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2007年11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14年5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党组成员。2016年5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董事、党组副书记。

编辑:襄桦